本次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政策出台基于三方面背景:一是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的决策部署,二是应对灵活就业群体突破2亿人的新形势,三是缓解企业社保缴费压力。政策核心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首先,统一缴费基数核定标准,以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替代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准,使基数计算更符合实际收入水平。其次,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由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调整为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经测算可使月缴费基数平均降低380元,惠及1.2亿参保职工。第三,建立指数化动态调整机制,设置2023-2025年过渡期,期间缴费基数年均增长率控制在4%-6%区间。第四,对餐饮、零售等特困行业实施差异化政策,允许缓缴社保费6个月且免收滞纳金。政策创新点体现在:首次将平台用工纳入社保覆盖范围,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按实际收入申报缴费基数;开发全国统一社保费缓缴办理平台,实现企业'即申即享';建立社保待遇与缴费基数脱钩机制,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据测算,新政实施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平均降低2.3个百分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预计提升至78%,社保基金年度增收约1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