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解读: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助力绿色转型

中国   2025-02-28 00:00   96968   0  
一、政策背景 全球每年约800万吨塑料垃圾入海,我国作为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快递包装、农用地膜等领域的白色污染问题突出。2020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达7600万吨,但回收利用率不足30%,微塑料污染已威胁到近海生态系统安全。 二、出台目的 方案旨在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破解塑料污染治理的三大难题:一是生产端不可降解材料占比过高,二是流通环节过度包装现象严重,三是农村地区地膜残留率超40%。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塑料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 三、重要举措 1. 生产环节:禁止厚度小于0.025毫米超薄塑料袋生产,要求2023年底前淘汰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对可降解材料生产企业给予15%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 2. 流通环节:电商平台需在2024年前实现90%快递包装符合绿色标准,超市商场全面推行可循环购物袋租赁系统。 3. 回收体系:在36个重点城市建设智能化回收站点,对PET瓶实施押金制回收,计划2025年建成10个国家级再生塑料加工示范基地。 4. 科技创新: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全生物降解地膜研发,要求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5%。 四、实施保障 建立跨部门的塑料污染治理联席会议机制,生态环境部将开展年度专项督查,对未达标的地区实施区域限批。财政部安排50亿元奖补资金,对提前完成治理目标的市县给予每吨减排量200元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