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策制定的核心动因源于我国环境质量改善的拐点尚未稳固,2020年仍有37.3%的地级市PM2.5超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压力持续存在。规划创新性提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全国划定为4.3万个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差异化准入制度。重点任务包含:1)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严控'两高'项目,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产值突破15万亿元;2)深化蓝天保卫战,推动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全覆盖,氮氧化物、VOCs减排量较2020年分别不低于10%和15%;3)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工程,2025年完成5亿亩国土绿化目标,建立3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4)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培育百家环保龙头企业和50个'环境医院'模式试点。政策创新点体现在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年度补偿资金规模将超300亿元,并率先在电力行业推行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