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解读:覆盖13.6亿人的健康中国新图景

中国   2025-02-27 00:00   66514   0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进入系统性改革新阶段。该政策出台背景源于当前医保基金支出年均增长12%的可持续性压力,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性病管理挑战。 政策核心聚焦六大改革方向:一是完善筹资机制,明确2024年起建立基准费率制度,单位缴费率统一调整为7.5%,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实施结构性调整;二是待遇保障改革,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70%;三是支付方式创新,全面推行DRG/DIP付费改革,2025年前实现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 在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方面,文件要求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实施国家组织集采,确保集采品种数量每年增长2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政策首次将互联网+医疗纳入支付范围,明确远程诊疗、电子处方流转的医保支付标准。 针对跨省异地就医难题,文件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服务平台,2023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地区联网结算。大病保险方面,起付线降低至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报销比例提高到60%,并取消封顶线。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将扩大至100个,建立失能等级评估国家标准。 监管体系构建上,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立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医疗服务行为全程追溯。医保基金监管实行'黑名单'制度,对欺诈骗保行为实施联合惩戒。文件特别强调要建立医保待遇清单制度,规范各地政策调整权限,确保制度公平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