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生保障新规解读:三大举措提升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中国   2025-02-27 00:00   75203   0  
为应对当前民生领域突出矛盾,国务院近日出台《关于强化基本民生保障的若干措施》,该政策立足'保基本、兜底线'原则,从三方面构建民生保障安全网。政策背景方面,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2022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阶段性攀升至5.6%,医疗刚性支出占家庭消费比例突破28%,凸显民生保障紧迫性。核心举措包括:1.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将低保标准与CPI涨幅联动,2023年中央财政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4亿元,同比增长7.8%;2.医疗救助实施分类分层保障,对特困人员住院费用实行全额兜底,将肺癌、白血病等12种重大疾病纳入专项救治;3.就业帮扶实施'131'服务机制(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设立20亿元创业担保基金支持灵活就业。政策创新推出'救助渐退'制度,对实现稳定就业的低保对象给予6个月待遇延续期,确保政策衔接平稳。住房保障方面明确'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2023年重点改造5.3万个老旧小区惠及900万户居民。监测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预计可使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提升12-15个百分点,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