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国务院出台的《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政策制定基于我国市场主体突破1.6亿户、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仍较高的现实需求,旨在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核心举措包含三大维度:
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2.0版,建立全国统一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取消68项涉企经营许可,对37项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将牵头建设'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营业执照、刻章备案等事项8小时办结。
2. 法治保障体系构建中,最高人民法院配套出台司法解释,将商业纠纷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120天以内,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知识产权局实施专利快速审查机制,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缩短至6个月。
3. 要素供给优化方面,央行设立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商业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利率下浮20个基点。工信部推动建立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重点解决中小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高的问题。
政策创新亮点体现在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制度,邀请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评估;推行'跨省通办'事项新增115项,涵盖社保转移接续等高频服务;试点'休眠企业'管理制度,允许困难企业暂停营业最长24个月。
实施效果评估显示,改革全面落地后,预计每年可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约2800亿元,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40%,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扩大至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