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治理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出台《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标志着生态环境保护进入系统治理新阶段。政策背景方面,当前我国仍有28.8%的城市PM2.5年均值超标,长江流域总磷污染问题突出,环境治理存在明显结构性短板。
政策核心目标包含三个维度:到2025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10%以上;建立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建成覆盖95%重点污染源的智慧监测网络;培育100个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3.5万亿元。
重要举措呈现三大创新点:一是实施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试点50个产业融合项目;二是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长江经济带每年安排200亿元横向补偿基金;三是推行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火电行业率先实现碳配额100%有偿分配。
政策创新设立环境质量改善专项考核,将生态产品总值(GEP)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明确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不低于25%的刚性约束。通过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对2.6万家企业实施环保绩效分级管控,推动形成'污染者付费+减排者受益'的市场化机制。
配套措施包含技术突破计划,重点支持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研发,2025年前建成10个百万吨级示范项目。在资金保障方面,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规模扩容至1000亿元,创新开发环境权益抵押融资产品,预计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