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的住房供需矛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体系。政策背景方面,我国城镇住房自有率达89.6%,但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突出,租赁市场规范化程度亟待提升。政策核心目标包含三方面:保障基本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重要举措包括:1)实施保障性住房扩容工程,在人口净流入大城市按年度新建10%保障性住房;2)创新公积金使用机制,允许直系亲属公积金账户互通使用,推行异地贷款互认制度;3)建立租赁房源核验制度,要求所有租赁合同网签备案,租金年涨幅控制在5%以内;4)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版本,重点加装电梯和建设社区养老设施,2023年计划改造5.3万个小区;5)建立住房开发企业白名单制度,对三道红线达标企业给予信贷支持;6)试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盘活老年人住房资产。政策实施后,预计将使住房困难家庭轮候时间缩短30%,租赁纠纷下降40%,住房消费年均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