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解读:五年攻坚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中国   2025-02-27 00:00   40054   0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双重压力下,《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政策背景方面,我国仍有62个城市PM2.5年均值未达标,危废年产生量超1亿吨,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结构性压力。 核心目标包括: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7.5%,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水体比例达85%,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4.1%。为实现这些目标,规划部署了三大重点工程: 1. 蓝天保卫战升级版: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推行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023年底前完成6.8亿吨粗钢产能改造,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100万辆。 2. 碧水提质工程:新建改造污水管网8万公里,在长江经济带建设100个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控项目,重点流域总磷排放实施总量控制。 3. 双碳支撑体系:建设全国碳市场扩容至八大行业,开发200个CCER方法学,在京津冀、长三角布局10个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 创新机制方面,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全国国土划分为3万多个环境管控单元;实施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对12万家重点企业开展环境绩效评级;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预计2025年参保企业突破10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