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解读: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   2025-02-27 00:00   50400   0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政策制定的核心逻辑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应对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压力,通过制度型开放提升我国竞争力;其次破解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准入不准营'难题,目前仍有23%的行政许可存在地域壁垒;最终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2023年调查显示企业综合成本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政策创新推出'极简审批'模式,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由120天压缩至60天,并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承诺即入制'改革。市场监管方面构建'互联网+监管'系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覆盖36个重点领域,信用修复时限缩短50%。特别是建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要求投诉事项15日内办结,这在制度层面保障了企业权益。 金融支持措施包含设立4000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贷款贴息2个百分点。税收领域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行业范围,预计每年可释放流动资金8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政策首次明确'政府履约责任追溯机制',对近三年政府欠款进行专项清理,建立账款支付台账管理制度,从根源上解决政府拖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