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构建现代化交通强国新格局

中国   2025-02-27 00:00   71161   0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这是继《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后又一重大部署。当前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仍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智能化水平待提升、绿色转型压力大等问题。该规划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政策背景方面,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总里程已突破600万公里,但运输结构仍需优化。数据显示,2023年多式联运占比仅为7.8%,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同时,城乡交通二元化问题突出,农村地区仍有3.2万个建制村未通双车道公路。 核心举措包含五大创新:一是实施新能源替代工程,要求新增及更新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配套建设30万根充电桩;二是构建智慧交通大脑,在20个城市开展MaaS(出行即服务)试点,实现跨方式出行规划“一票制”;三是启动农村路网提质三年行动,重点建设产业路、旅游路和资源路,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四是强化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推广车载智能监控终端,建立驾驶员行为分析数据库;五是优化运输结构调整,打造50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比例提升5个百分点。 政策创新亮点突出:首次提出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将交通领域纳入全国碳市场;试点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对新能源物流车给予通行费8折优惠;在雄安新区等10个地区开展自动驾驶货运先行区建设。据测算,规划实施后将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2万亿元,减少碳排放1.2亿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