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新政解读:扩大供给与优化分配并重

中国   2025-02-27 00:00   73137   0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决策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政策出台背景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一是城镇化率突破65%带来的新增住房需求,二是大城市新就业大学生住房困难问题凸显,三是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亟待破解。政策核心举措包含五大创新点:其一,建立土地供应专项机制,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允许企事业单位存量用地建设保障房;其二,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方式,除中央财政补助外,发行保障性住房REITs拓宽融资渠道;其三,实施梯度保障制度,按照家庭收入中位数分档确定保障标准;其四,推行共有产权模式,购房者持有50-80%产权,政府持有剩余产权;其五,建立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房源分配全流程透明化。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特别强调职住平衡原则,要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0米范围内新建项目必须配建30%以上保障房。配套措施包括公积金提取额度提升至月租金2倍,商业贷款优惠利率下浮15%等。据测算,新政实施后,重点城市住房保障覆盖率将从23%提升至35%,租金支出占收入比有望下降至18%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