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2023年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5%,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处于荣枯线下方。为此,国务院出台《关于2023年扎实稳住经济的政策措施》,从财政、货币、产业三端协同发力。
政策背景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7%,同时国内城镇调查失业率5月攀升至5.9%,16-24岁青年失业率达18.4%,稳就业保民生压力凸显。政策首要目标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通过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延长至年底,预计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
核心举措包含三大维度:
1. 财政端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将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大至制造业等6个行业,全年退税规模达1.8万亿元,小微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
2. 投资端加快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交通基建年度投资上调12%至3.5万亿元,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较2022年增加26%。
3. 创新驱动设立400亿元科创再贷款,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至100%,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
政策特别强调精准滴灌,对餐饮、零售等特困行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提至90%。消费领域除发放900亿元乘用车购置税减免额度外,还将在20个城市开展智慧商圈建设试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专家预估整套政策组合拳将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个,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实现V型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