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解读: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动能

中国   2025-02-27 00:00   26583   0  
一、政策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3年三季度GDP增速放缓至4.9%,制造业PMI连续三月位于荣枯线下方。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政策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达4.7%)、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待突破(芯片自给率不足30%)等发展难题。 二、核心举措 1. 财政支持: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政策扩展至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8000亿元。 2. 创新驱动:建立首台(套)装备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给予30%加计扣除,设立1000亿元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 3. 消费提振: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补贴(单车最高补2万元),布局50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发放150亿元数字消费券。 4. 就业保障:实施百万青年见习岗位计划,对吸纳应届毕业生企业按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补贴,开发3万个基层公共服务岗位。 三、实施保障 建立跨部门政策落实督导机制,运用大数据构建政策效果评估模型,要求各省市在30个工作日内出台实施细则。央行设立2000亿元再贷款专项额度支持绿色低碳项目,证监会推动基础设施REITs扩募至新基建领域。 四、预期成效 政策实施后,预计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提升至2.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1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回升至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