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公共服务需求升级,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民生保障的若干措施》,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民生保障体系。政策背景源于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9.8%,慢性病医疗支出年均增长12%,教育资源区域不平衡问题突出。
核心举措包括:养老服务方面,2023-2025年将建设1.2万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对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每月发放600-800元护理补贴。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着重提高大病保险报销限额至40万元,将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教育领域实施'强师计划',中央财政安排300亿元支持中西部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化。
就业支持政策突出保市场主体,对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企业给予每人每年7800元税收减免,开展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低保标准与CPI涨幅挂钩联动,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80%确定。住房保障方面明确十四五期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对新市民、青年人提供租金补贴。
政策创新建立'民生政策评估调整机制',要求各地每季度监测政策实施效果,重点考核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民生支出占比等18项指标,确保惠民措施精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