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医疗需求结构性矛盾,国务院近日出台深化医改新政。政策背景显示:我国基本医保覆盖率已达97%,但基金支出年均增速超10%,存在过度医疗与资源错配问题。核心改革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建立多元复合支付体系,2023年底前DRG/DIP支付方式覆盖全部三级医院,将检查检验、护理等费用纳入打包收费,预计年均减少不合理支出300亿元。二是健全待遇保障机制,建立门诊共济账户,将年度支付限额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对困难群众实施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强化药品供应保障,开展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涵盖抗肿瘤、心脑血管等61个品种,平均降价幅度达56%,建立短缺药品分级储备体系。特别在基层医疗方面,明确县域内就诊率需达90%,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全科医生5万名,配置CT等设备实现县域全覆盖。财政投入方面,中央转移支付增加12%,重点支持50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监测数据显示,新政实施后参保患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将提升至70%,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至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