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国务院最新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3修订版)》立足'放管服'改革深化,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化。政策修订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一是应对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压力,二是破解企业'准入不准营'顽疾,三是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核心举措包含六大突破: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在全国范围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25个高频行业的准入审批时限压缩60%。建立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审批结果互认机制,预计每年减少企业重复申报材料1200万份。
二、税费减免体系构建中,除扩大增值税留抵退税范围外,创新推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动态调整机制,对'专精特新'企业实行150%加计扣除。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平台,确保收费项目公开透明。
三、融资支持方面,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建立首贷户贴息机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科创企业'投贷联动'新模式。
四、法治保障维度,明确政府部门履约义务纳入政务诚信考核,建立政府违约补偿基金。推行涉企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制度,跨部门联合检查频次降低40%。
五、市场监管创新中,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0版,对信用良好企业实行'非请勿扰'。建立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目录,给予18个月观察期。
六、市场准入突破方面,在海南自贸港等试点区域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扩大专业服务领域开放。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注销网上服务平台,简易注销公示期缩短至20天。
政策实施将配套建设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系统,实时追踪企业办事时长、成本等12项核心指标。预计到2025年,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有望进入前30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亿户。